时间:2025-05-09 10:13来源:
作者:浏览量:344
仓库布局与作业动线有非常大的关系,专业的仓库设计需要模拟各种作业流程和工作量,经过详细计算后得出仓库布局的合理性。
首先我们假设4种主要(作业频次高)的作业动线(实际的作业动线类型可能更多,真正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作业动线,并分析这些动线的作业频次和行走距离):
加工类产品收货后按客户分货:
收货计重\质检——商品加工\包装——称重贴标——按客户分货——出货装车
非加工类产品收货后按客户分货:
收货计重\质检——称重贴标——按客户分货——出货装车
库存商品按客户分货:
收货计重\质检——产品入仓——产品出仓称重贴标——按客户分货——出货装车
库存商品按订单拣货:
收货计重\质检——产品入仓——按订单拣货称重\计数出仓——拉至待发区——出货装车
以上图为例,根据以上四种主要作业动线,我们在规划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的设计从收货区到出货区、各仓库位置的布局。首先针对第一、二种频次最高的作业动线,我们可以设计两个收货口,保证加工与非加工产品在各自的收货区域完成收货后,都能第一时间就近进入到下一个作业区。
其次,参照第三、四种作业动线,各仓库先根据储藏货品的出入库频次,按从高到低的原则来排列离收货口的距离,最大化提升整体作业效率,同时设计时要注意出库后能第一时间就近进入下一个作业区(称重贴标区)。
接下来在称重贴标和分货区,要按照行走距离最短的原则,规划设计好整体面积、设备布局(建议可用方形,集货点居中:面积的利用率和行走距离才能最优化)。
作业动线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出货,因此出货口一定要靠近商品待发区,并注意出货口不要和入货口同用一个,各区域和仓库作业都要预留通道,才不会造成作业堵塞。